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农垦局  >  对外合作

积极参与对外合作建设 为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贡献力量

日期:2023-12-06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近年来,广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农垦集团)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立足广西区位优势,在东盟、南亚等地区搭平台、建基地、扩销售,成为广西农业走出去发展的排头兵。

  一、主要成效 

      2000年以来广西农垦集团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立足农垦农业现代化资源禀赋,统筹农垦企业发展战略需要,依托产业优势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海外战略,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力推进与东盟国家的国际化经营和合作项目建设,先后在印尼、越地实施个海外投资项目,走出去展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集团活猪出口11.36万头、金额达4300万美元,淀粉、马蹄粉、剑麻制品等其他产品出口1.2万吨,金额1800万美元;进口淀粉13.47万吨,金额9000万美元。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区位优势,搭建交流合作平台。2008年,经商务部批准,广西农垦集团承建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成为中国在印尼设立的第一个集工业生产、仓储、贸易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工业园区。2016年,成为广西唯一通过国家确认考核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连续两年荣获“中国走进东盟成功企业奖”;2018年3月,取得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颁发的“直接施工投资服务”(KLIK)证书,为投资者在合作区投资建厂争取到边申请建筑准字边建设等优惠政策。现合作区一期已吸引58家中外企业入驻,其中包括中国西电、蒙牛乳业等中国企业和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法国斯伦贝谢公司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入园企业总投资额约13亿美元,累计上缴税收1.6亿美元,现有从业人员逾4000人,形成了机械汽配、基建建材、仓储物流、食品加工、包装印刷产业链,成为中外企业在印尼投资兴业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二)发展替代种植,建设原料基地广西农垦集团充分利用东盟国家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建设原料供应基地。下属广西剑麻集团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在缅甸北部开展替代种植开拓剑麻原料市场与缅甸客商在缅北合作实施中缅剑麻替代种植加工项目,规划建设替代种植剑麻基地1万公顷,由广西农垦集团提供种苗、技术服务和产品回购,缅方提供土地、资金和生产管理 

  (三)优化经贸往来,培育农垦特色广西农垦集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一是拓展朋友圈,形成良好经贸关系。所属明阳淀粉公司大力实施木薯产业化国际经贸合作,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企业确立了良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国内生产用原料90%从东南亚国家进口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农垦典型在越南独资建设木薯淀粉加工、仓储、物流、种植一体化产业项目总投资7600万美元,2022年生产各类淀粉6.4万吨,实现淀粉销售10.4万吨营收4.33亿元成为农垦特色产业走出去发展的典型代表。 

  (四)联手合作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广西农垦集团通过实施海外产业项目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得到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支持。一是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与当地华人公司金光公司合作,利用其土地、社会等资源,共同开发建设园区,累计为当地提供4000多个就业岗位,缴纳各种税款1.6亿中缅剑麻项目缅甸娃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作,流转当地土地建设了剑麻农业标准示范区,安置当地350人就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共同种植剑麻,已经发展成为缅北地区种植规模最大的农场。 

  下一步工作思路 

  广西农垦集团将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聚焦重点国家、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加快落实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四个新总要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贡献农垦力量 

  一是持续推动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提质升级。在充分总结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一期开发建设经验基础上,将按照新的定位提速提效,加快合作区一期土地及设施调整、改造,按期完成二期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二是不断强化境外企业的运营管理。做好木薯淀粉加工厂维修和技改工作,不断优化提升产能,拓展本地市场,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积极探索国际贸易新路径,开展肉类、冷冻海产、农资农具、木材等产品进出口业务,推动国际贸易获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利用东盟国家优势资源开展合作。利用东盟国家区位、土地和人工资源优势,发展木薯、甘蔗等海外原料基地和加工中心,合作打造桂垦良品海外仓,进一步增强桂垦良品在东盟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为再造一个海外农垦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