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农垦局  >  热作农业

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2025年第4期—2025年全国芒果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日期:2025-03-10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农业农村部芒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项目专家组会同各产区芒果生产部门分析研判,提出早熟芒果产区(海南、广东、云南南部红河流域等产区)、中熟芒果产区(广西、云南怒江-澜沧江流域等产区)、晚熟芒果产区(四川、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流域、贵州、福建等产区)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2025年全国芒果病虫害呈中偏重度发生趋势、虫害呈现重度发生趋势。各主产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芒果病虫害防控各项准备工作。

  一、发生趋势 

  (一)芒果病害。在早熟芒果产区,炭疽病、枝枯病等中偏重度危害,细菌性黑斑病、露水斑病、藻斑病等轻度危害,其他病害零星发生;在中熟芒果产区,炭疽病、细菌性黑斑病、白粉病和露水斑病等轻偏中危害,其它病害危害较轻;在晚熟芒果产区,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将中偏重危害,细菌性黑斑病、畸形病、枝枯病等轻度危害,其他病害零星发生。 

  (二)芒果虫害。在早熟芒果产区,蓟马、介壳虫、害螨等中偏重度危害,横线尾叶蛾、叶蝉类等在云南南部的局部区域中偏重度危害,其他虫害零星发生;在中熟芒果产区,桔小实蝇和介壳虫重度危害,蓟马、叶瘿蚊、芒果切叶象甲、害螨等轻偏中度危害,横线尾夜蛾、叶蝉等轻度危害,芒小果普瘿蚊在广西局部区域中度危害,赤斑白条天牛、蓝切梢象甲等在云南局部区域重度危害,小蠹虫主要为害衰弱的芒果树,其他虫害零星发生;在晚熟芒果产区,桔小实蝇和介壳虫重度危害,蓟马、叶瘿蚊、芒果切叶象甲、害螨、横线尾夜蛾、叶蝉等轻度危害,芒小果普瘿蚊在小区域内中度危害,叶瘿蚊在贵州部分区域重度危害,其他虫害零星发生 

  二、预测依据 

  (一)常发性病虫害越冬菌源和虫源基数大。全国芒果种植区整体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栽培条件适合病虫害常年发生,菌源、虫源累年积累,基数不断增大,造成病虫害反复发生危害。局部区域钻蛀性害虫为害隐蔽,防治困难。 

  (二)低海拔种植区花期平均温高于往年,高海拔种植区低温持续时间长。春季高温是芒果炭疽病、白粉病、蓟马、介壳虫等病虫害发生的有利条件。广西、贵州和四川的高海拔地区的低温持续时间长,芒果花穗和枝条受轻偏中度寒害的影响,已出现变黑枯萎,加剧病害的侵染。 

  (三)夏秋季高温多雨,果园相对湿度高全国芒果种植区夏秋季将进入雨季,海南和广东常遇台风暴雨天气,广西、云南和贵州长期阴雨天气,四川、广西和云南的干热河谷流域在长期干旱后常出现单点暴雨现象,果园相对湿度高,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危害 

  (四)局部地区次要病虫害发生有所加重。气候多变且极端天气频现,造成落花落果,严重导致树势衰退、抗性降低,局部地区果园枝枯病、赤斑白条天牛、蓝切梢象甲、小蠹虫、芒小果普瘿蚊、象甲类等次要病虫害危害有加重趋势。 

  三、防治建议 

  (一)加强芒果病虫害监测预报,及时预报提早防控及时开展病虫害监测与预报工作,实时掌握果园病虫害发生动态,结合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与气象变化,把握防治关键时期,指导果农科学防治。在春季花果期重点关注炭疽病、白粉病、细菌性黑斑病和蓟马等,夏秋季果实和梢期重点关注炭疽病、细菌性黑斑病、露水斑病、桔小实蝇、介壳虫、叶瘿蚊等,冬季梢期重点关注炭疽病、害螨、介壳虫等病虫害,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产业主管部门抓住病虫害防治关键期,针对薄弱环节开展防控宣传和技术培训,发布预警信息,加强督促指导,树立监测预报理念,提高防控意识。 

  (二)统筹病虫害监测防控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统筹病虫害监测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采用专家授课、技术培训、田间课堂、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基层病虫害监测防治队伍能力水平;优化集成预测预报、灯诱、蛋白诱剂、蓝黄板、捕食螨、生防菌剂、生物源农药以及科学施药增效等技术和产品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依托标准化生产示范园、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组织优先开展区域化统防统治,实现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逐步实现芒果病虫害的全程绿色防控。 

  (三)创新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加强危险病虫害应急处置,构建防控技术推广模式。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创新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研发新型绿色防控药剂和配套施用技术,不断丰富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严禁使用高毒违禁农药,规范农业农药间隔期,降低农残超标的风险,保护消费者健康。密切关注潜在性危险性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做好应急防控技术储备,为突发性病虫害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依据芒果产区特点,构建多元化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模式,扩大示范和推广力度,增加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严防重要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