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农垦局  >  热作农业

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简报2025年第5期—荔枝果期蒂蛀虫的发生监测及防治建议

日期:2025-06-04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荔枝蒂蛀虫是为害荔枝果实的重要害虫。去年底至今年初,我国主要荔枝产区雨水偏少,适合荔枝蒂蛀虫越冬此外今年荔枝花期花量大,为荔枝蒂蛀虫提供了充足的食料预测今年荔枝蒂蛀虫大发生。当前海南主栽品种已进入成熟收获期,广东和广西早熟品种开始进入膨果期至果实转色期,中晚熟品种处于幼果至膨果期。荔枝幼果期、膨果期和果实转色期是防治荔枝蒂蛀虫成虫的关键时期,各荔枝产区加强蒂蛀虫的监测和防控。防治建议如下:

  一、根据荔枝生育期选择防治适期 

  根据荔枝生育期各产区组织开展防治工作,早熟品种(如妃子笑)防治适期为膨果期至转色期前,中晚熟品种(桂味、糯米糍等)防治适期为幼果期至膨果期前。 

  二、加强巡园观测虫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荔枝蒂蛀虫成虫在荔枝生理落果期之后往往没有明显高峰期,需要定期巡园观测成虫虫情。未发现成虫或成虫数量为1~2/百株的果园无需打药;成虫数量8~10/百株的果园可采用“三段式”打药法,具体方法为:第一段选用啶虫脒、或高效氯氰菊酯、或联苯菊酯等触杀性药剂单喷荔枝内膛,喷湿喷透;第二段(4~5天后)选用复配药剂(高氯+甲维盐微乳剂,或甲维盐+联苯菊酯乳油)内膛和树冠一起喷,重点喷透内膛;第三段(4~5天后)选用联苯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或啶虫脒等触杀性药剂单喷内膛,喷湿喷透。所用药剂须选择在荔枝上有登记的农药品种,严格按标签使用说明推荐的浓度使用。三段式打药防治采果21完成 

  三、定期监测虫情,根据虫情补充防治 

  每天清晨定期拍打荔枝内膛,如未发现成虫则无需防治。若发现成虫数量8~10/百株时需补充防治采用10%多杀菌素2000倍、或0.1g/L肉桂醛500-8001.5%除虫菊素水乳剂 300  2.5%鱼藤酮乳油 300 1.8%虫菊苦参碱水乳剂 500 单喷内膛,喷湿喷透。定期巡园监测虫情一直持续到果实采收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