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香蕉叶斑病的监测和防治
香蕉叶斑病有多种,在我国以褐缘灰斑病为主。10月中旬以来,我国香蕉主产区温度较高,雨水较多,蕉园高温高湿,香蕉叶斑病发生重。近期华南地区降雨天数较多,易造成香蕉叶斑病暴发流行,各监测站应加强香蕉叶斑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
一、病害发生特点
病害初期显症于叶背,中后期显症于叶片正面。叶片呈现淡褐色圆形或条形斑,逐渐扩展成黄褪色至深褐色长条形或椭圆形斑,病斑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暗褐斑,斑面着生稀疏灰色霉状物。病害多从蕉树基部老叶开始发生,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重病蕉树的病叶呈现枯黄、下垂,到结果期仅剩绿叶1—2片,减产30%—50%,有的甚至失收。高温多雨季节,此病盛发,如遇台风雨,病害加重发生。
二、防治建议
一是在施药前割除发病的干枯叶片,二是及时排除积水,降低蕉园湿度,三是及时采用化学防治,可用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氟硅唑、戊唑醇、肟菌酯、戊唑醇、代森锰锌等药剂喷施叶片进行预防与治疗,封行后建议使用植保无人机飞防。
当前,正值多雨季节,田间监测发现有叶斑病发生,应指导蕉农及时采取防治措施,20—30天喷药1次,连续使用1—3次。喷药应在无风无雨时进行,喷药后3小时内下雨应补喷,使用丙环唑、氟硅唑等三唑类药剂时应避免触及幼果,减少果实药害。施药浓度参照说明书,不可任意提高浓度,且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提高农药防治效果,避免产生抗药性。

香蕉叶斑病症状及危害


提示信息